全國非遺專家研討“湖北青磚茶”制茶技藝保護與傳承
全國知名專家云集宜昌共同研討湖北青磚茶制茶工藝保護與傳承。記者 田澗 攝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劉魁立作學術交流。記者 田澗 攝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徐藝乙作學術交流。記者 田澗 攝
7月25日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民俗文化的相關專家學者云集宜昌,就如何保護與傳承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各抒己見,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學術研討。
“記得年初,當我首次品嘗湖北青磚茶時,我就決心要來此次研討會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藝乙說,“入口甘甜,茶香醇厚,這是現代機械化產茶無法達到的制茶水準。”
據長盛川湖北青磚茶第十九代傳人何建剛介紹,何氏祖先何德海于1368年創立長盛川湖北青磚茶。鼎盛時期,這塊“湖北制造”的青磚茶歷經萬里茶道遠銷歐洲。77道制茶工藝使得湖北青磚茶備受矚目,曾被各民族人民奉為“生命之飲”。
專家們認為,作為“非遺”的傳承人要想將祖上留下的手藝繼續傳承就必須擔負相當大的責任,任重道遠。同時,“師帶徒”的傳承方式遭遇現代社會發展沖擊的情況下,如何培育出德才兼備、手藝出眾的傳承人確實是難題。而長盛川湖北青磚茶將手工制茶工藝與現代生產流水線有機結合,即讓工人們熟悉手工制茶流程,又運用機械化設備增加產量,讓這塊祖上留下來的老字號招牌重新閃爍發光。
重新擦亮品牌的長盛川,凸顯了黑茶發展的“宜昌崛起”。依托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升綠茶,振興紅茶”的戰略發展上,長盛川敢于創新,突破壁壘,沖擊國際市場,與俄羅斯、意大利、德國等多個國家茶商簽訂采購協議,既揚了名又富了農。
“傳承亦是保護,保護亦是傳承。”鑫鼎集團董事長何文忠說,“我們將延綿制茶工藝,讓長盛川湖北青磚茶代代相傳,珍惜好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據了解,“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也于2016年入選湖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資料來源:湖北日報網,記者:田澗 通訊員林簽、簡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