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資訊
茶葉生產
茶葉保存
暜洱茶
白茶
紅茶
中國茶道
茶與健康
茶葉營銷
茶葉圖片
茶文化
茶葉選購
茶葉品鑒
烏龍茶
黃茶
綠茶
中國茶藝
茶葉功效
茶葉文獻
茶與音樂
茶博會
茶葉泡法
茶葉制作
紫砂壺
花茶
黑茶
茶葉知識
茶葉減肥
茶葉價格
茶葉視頻
中國名茶
茶葉種類
暜洱茶品種
烏龍茶品種
黑茶品種
綠茶品種
紅茶品種
白茶品種
黃茶品種
花茶品種
似茶非茶
茶盤茶具
您的位置:
茶葉網
>>
茶葉生產
>>
茶葉病蟲害
>>
標簽
>>
茶樹
茶樹
的相關內容
茶樹桑褐刺蛾
學名 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 鱗翅目,刺蛾科。別名褐刺蛾。分布山東、河北、陜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云南。寄主 茶、桑、柑桔、桃、梨、柿、栗、白楊等。為害特點 幼蟲取食葉肉,僅殘留表皮和葉脈。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5—18mm,翅展3l一39mm,全體土褐色至灰褐色。前翅前緣近2/3處至近肩角和近臀角處,各具1暗褐色弧形橫線,兩線內側襯影狀帶,外橫線較垂直,外襯銅斑不清晰,僅在臀角呈梯形。雌蛾體色、斑紋較雄蛾淺。卵...
本文標簽:
茶樹
茶樹蟲害--茶樹腎毒蛾
茶 樹 腎 毒 蛾 學名Cifuna 1ocuples Walker 鱗翅目,毒蛾科。別名腎紋毒蛾、大豆毒蛾。分布在全國各產茶區。 寄主
茶樹
、大豆、綠豆、苜蓿、蠶豆、柿、柳等多種農作物。 為害特點 幼蟲咬食
茶樹
葉片,發生嚴重時把茶葉取食一光。 形態特征 見豆科害蟲——大豆毒蛾。(成蟲翅展雄34—40mm,雌45—50mm。觸角干褐黃色,櫛齒褐色;下唇須、頭、胸和足深黃褐色;腹部褐色;后胸和第2、3腹節背面各有一黑色短毛束;前翅內區前半褐色,布白色鱗片,后半黃褐色,內線為一褐色寬帶,內側...
本文標簽:
茶樹
茶樹常見害蟲及其生態調控
1、假眼小綠葉蟬 識別 該蟲屬不完全變態昆蟲,一生只經過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成蟲體長3-4毫米,全身黃綠至綠色。卵長約0.8毫米,香蕉形,若蟲附近翅尚未形成外,體形與體色與成蟲相似。該蟲以成蟲和若蟲刺吸
茶樹
嫩梢汁液為害。被害芽梢生長受阻,新芽不發,為害嚴重時幼嫩芽葉呈枯焦狀,無茶可采,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蟲多棲息于茶叢層中,無趨光性,卵產于嫩梢組織中,若蟲怕陽光直射,常棲息在嫩葉背面。 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9-12代,以成蟲越冬,翌的早春,成蟲...
本文標簽:
茶樹
茶園
茶毛蟲
茶樹紅圓蚧
學名 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同翅目,盾炒科。別名紅圓蹄盾階、紅圓腎盾蚧、紅奧盾蚧。分布廣東、廣西、浙江、福建、臺灣、四川、云南。新疆、內蒙古、遼寧在溫室中發現。國外遍布熱帶和亞熱帶。 寄主 茶、油茶、柑桔、檸檬、椰子、橄欖、菠蘿、香蕉、無花果、芒果、蘋果、梨、桃、李、梅、山楂、葡萄、柿、核桃等372種植物。為害特點 參見椰圓蚧。形態特征 介殼雌介殼圓形,直徑1.8—2mm,淡黃色可透見蟲體,故呈橙紅至紅褐色,邊緣淡黃色,中央稍隆起,殼點黃褐至黑褐...
本文標簽:
茶樹
茶樹蟲害--茶樹日本蠟蚧
學名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同翅目,蠟蚧科。別名日本龜蠟蚧、棗龜蠟蚧、龜蠟蚧。分布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云南。寄主 茶、山茶、桑、棗、柿、柑桔、無花果、芒果、蘋果、梨、山楂、桃、杏、李、櫻桃、梅、石榴、栗等100多種植物。為害特點 若蟲和雌成蟲刺吸枝、葉汁液,排泄蜜露常誘致煤污病發生,削弱樹勢重者枝條枯死。 形態特征 成蟲雌成長后體背有較厚的白蠟殼,呈橢圓形,長4—5mm...
本文標簽:
茶樹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喝茶
茶枕
土法防治茶葉病蟲害|無公害茶葉栽培
通過茶園管理措施預防和控制茶樹病蟲害
茶樹病蟲害生物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