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樹蟲害日益嚴重的原因與防治措施
隨著云南茶葉生產的發展,云南茶樹病蟲害的種群從少到多,不斷演替,危害日趨嚴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茶葉種植面積的擴大,單一化種植
近些年來,云南茶葉種植面積發展較快,1995年云南省茶葉面積僅為116.2萬畝,而1999年已擴大到244.5萬畝,躍居全國第一。茶園種植面積的擴大,大面積連片單一化種植,使許多當地昆蟲被迫食性轉移,進入茶園,轉化成茶樹害蟲,并且在茶園適宜的生態條件下獲得大量的繁衍;茶園面積的擴大,使許多病蟲害的傳播獲得了便利和機會,由此增進了病蟲害的侵害。據我們調查在勐海茶區,尺蠖類害蟲就是在二十世紀80年代后才由其它作物上或從其它地區遷徙到茶園的一種害蟲。另外,墾荒毀林,茶樹單一化種植,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平衡遭破壞,茶園生態系統的調控能力削弱,茶園有益天敵減少,由此導致了病蟲害的危害成災。
2.茶園栽培管理措施的變化
隨著茶葉栽培管理模式的變革,在種植上從叢植到條植,茶園從零星到密植速成,由此為病蟲害提供了適宜的環境條件和營養條件,并加大了防治難度;為提高茶葉產量偏施氮肥,促進了芽葉的生長,卻又助長了如假眼小綠葉蟬 、螨類,葉部真菌病害茶云紋葉枯病、茶餅病等病蟲害的危害;良種的大力推廣種植,極大提高了茶葉的產量和質量,但由于良種芽葉肥壯,養分含量高,吸汁性、趨嫩性害蟲種類愈來愈多,危害也愈大,象假眼小綠葉蟬 等害蟲現已成為云南省滇南、滇西南茶區危害成災的主要害蟲。
3.農藥的不合理使用
病蟲害之所以能在茶園發生危害成災,除了適宜的氣候條件和生存空間外,最不能忽視的人為因素是不合理和不科學的農藥使用。農藥的使用從有機氯、有機磷到擬除蟲菊酯類等,多年的使用導致了茶園病蟲害抗藥性增強,天敵大量傷亡;其次是對靶標不明確,安全間隔期觀念淡薄,隨意使用農藥,這也是造成茶園病蟲害猖獗危害成災的因素之一。據羅亨文調查,一次施用樂果、敵敵畏的茶園,蜘蛛數量減少一半以上。云南省茶園二、三十年來由于多年使用有機磷農藥樂果、敵敵畏防治假眼小綠葉蟬 ,使用濃度逐年提高,大量殺傷了天敵,致使假眼小綠葉蟬 危害愈來愈嚴重,并在害蟲種間競爭中占據優勢。農藥的使用起到了滅害保收的作用,但也殺傷了天敵,促使病蟲害種群的演變和危害加劇。
防治技術研究
1.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茶園病蟲害
云南茶區具有獨特的氣候和環境條件,山川地貌錯綜復雜,形成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由于病蟲害發生的復雜性和嚴重性,云南茶區應發展以生態為主體,植物種群多樣的立體復合生態茶園,促進茶園的生態平衡,茶林結合,因地制宜建立保護林帶、茶果、茶林、茶藥等茶園,進一步維護茶園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增強群落之間良好的調控能力,以達到限制病蟲害發生危害的目的。早在八?五期間云南省有關科研、生產單位就立項開展了"生態茶園建設與小綠葉蟬防治研究"的課題,并取得了一定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