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興盛
2018-02-24
來源:網絡
關注: 4215次
普洱茶的興盛
普洱 茶的自然后發酵 過程較難自然完成,因此,各廠開始人工陳化工藝,包括20世紀50年代的人工冷發酵 、蒸汽熱發酵 的工藝研究。
到19世紀末,云南全省茶葉銷售量已達到1500噸。此時滇西的其他地區也開始引種大葉種茶。民國時期,廢除茶引制。滇茶由于是大葉種茶,苦澀味較重,耐泡,為藏胞喜愛,滇茶銷藏數量逐年增加。1937年達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黃金時期。當年,全省共產茶9800噸。1940年滇茶銷藏達到高峰,全年銷量達4萬余包,合1500噸左右。
20世紀30年代后,由于交通條件的改善,經緬甸、老撾、印度等國家的新茶路的開發,以及包裝和倉儲條件的改善,進藏時間大大縮短,由過去100天縮為40天,普洱 茶的自然后發酵 過程較難自然完成,因此,各廠開始人工陳化工藝,包括20世紀50年代的人工冷發酵 、蒸汽熱發酵 的工藝研究,70年代的渥堆發酵 的研究,從而促進了普洱 茶生產的多樣化發展。
歡迎手機訪問 茶葉網-手機版 (www.pepop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