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佛手茶栽培技術|永春佛手茶管理技術
園地建設
持及水利設施的建設。從本地茶葉生產的實際情況出發,茶園建設主要是集中連片,建園方式以水平梯層茶園為主。水平梯層注重建設等高線的修梯原則,畦面要平衡,防止水土沖刷,一般隨彎隨勢,采取表土回溝,心土筑岸,將心土挖出外沿筑岸,岸高20cm左右,畦面向內稍傾斜以利于保水、保土、保肥,畦面寬度視坡度而定,一般在1.5—2.5m左右,質量較高的深墾60cm。
定植技術
茶園的建設應在重視生態平衡,不破壞自然資源,水土保持,從本地的茶葉生產的實際情況出發,集中建設好茶葉生產基地,使其適當集中連片,便于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更有利于集中設廠加工,提高茶葉質量。茶葉的建設還應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并逐步實現茶樹良種化、茶區園林化,茶園水利化,栽培科學化。
1、茶樹良種化:結合當地實際生產茶類,生態條件等確定純正不受污染的品種,健壯的高產、優質、抗病蟲害的佛手茶苗進行栽培。
2、茶區園林化:要因地制宜,全面規劃,要以治理水土為中心實行山、水、田、林路的綜合治理,實現園林區域化,專業化。
3、茶園水利化:建園應不過量破壞植被,有利于保持水土,要廣辟水源,建好茶園排灌設施,水源應符合部頒標準,不受污染并做到旱季能灌,澇季能排。
4、栽培科學化:要求合理密植,重施有機肥(農家肥為主),輔以化肥(復合肥、尿素等),正確運用采剪技術,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加強檢疫和預測預報,采用植保方針“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
(1)氣候條件:佛手茶樹對氣候條件的要求是,喜歡溫暖濕潤地段,年平均氣溫在13℃以上,活動積溫在3500℃以上的地域大氣濕度以80%左右最好,不低于60%,年降水在1000mm以上。
(2)土壤條件:佛手茶樹喜歡酸性土壤,PH值4.0—6.5之間,玉斗鎮境內均屬紅壤微酸性土壤,非常適合佛手茶的種植,但土壤中游離酸鈣超過1.5%時,對茶樹生長就不利,還有通氣、蓄水、保肥、保溫等方面均應注意對佛手茶樹的影響。
(3)地理條件:茶園宜選擇在海拔450—750m之間,坡度25°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方,以10—20°坡地最為理想,坡向選擇座北向南方向較為理想,做到“山頂造林,山腰種茶、山下種糧”的綜合開發。
(4)梯級茶園的建設:注重建設等高線的修梯原則,畦面要平衡,防止水土沖刷,一般隨彎隨勢,盡量取直便于管理打好基礎,宜采取表土回溝,心土筑岸,將心土挖出外沿筑岸,岸高20cm左右,畦面向內稍傾斜以利于保水、保土、保肥,畦面寬度視坡度而定,一般在1.5—2.5m左右,采取單行或雙行定植,1.5m寬畦面宜定植單行,2m寬畦面宜種植雙行,以提高早封行,早投產,株距單行采取0.30—0.35m,雙行采取0.3—0.4m株行距為宜(三角形排列錯開定植)。
(5)茶園畦面心土筑岸,表土回溝時,溝寬與溝深度要適合茶樹的根群發育,宜拉溝寬0.4m左右,深0.5m左右,以表土雜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