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茉莉花茶有名茶卻無品牌
消費群體。
學習新加坡茶葉品牌TWG的做法,通過行業協會的力量或以國家層面規劃成立相關外貿公司,開發茉莉花茶的深加工,拓展茉莉花茶的品種。吸引國際營銷人才以及相關營銷團隊,培育國際知名茶文化名牌。在策略選擇方面,可以選擇易接受中國茶葉文化的市場為先行地區策劃類似于星巴克的茶文化店,然后再向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展開。如摩洛哥市場較低的進口標準,體現了該市場對各類茶葉的寬容接納的態度。北京已經有個美國年輕人開設了Papp’sTea茶店,應該給相關專業人士以驚醒:“茶葉星巴克”應該及早規劃,不應被外國人先行一步。未來的茉莉花茶出口國際競爭力不是靠生產取勝,而是靠營銷取勝,需要出現類似于星巴克的茉莉花茶文化國際品牌來推動茉莉花茶營銷渠道和出口結構的轉變。
其次,在應對綠色壁壘方面,應積極推動茉莉花茶產業標準化生產,采取龍頭企業加茶農的方式,實行莊園化的生產管理模式。還可以推動相關龍頭企業股份制改造,積極創造條件上市,做大做強產業,形成規模經濟。積極利用國家關于農業產業化的相關政策,在茉莉花茶的主要產區推動龍頭企業上市,匯聚各類社會資金,加速創業要素和資本的有機結合,為茶業技術創新、產業集約化與規;洜I創造更有利的資本市場。展望未來,可以學習跨國企業本土化經營的成功經驗,通過資本輸出、品牌輸出的方法,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茉莉花茶生產銷售基地。利用當地的資源、人才和管理經驗,成為本土化的國際品牌。這樣既可以更好的融入當地的文化,又可以減少綠色壁壘對茉莉花茶出口的沖擊。
在茉莉花茶企整個行業推廣農殘檢測技術,加大投資規模,使得農殘檢測技術全國主要茉莉花茶產區能夠得以廣泛應用。目前,橫縣投資1200多萬元設立茉莉花茶檢測中心作為高標準高規格的農產品質量專業檢測機構,重點開展茉莉花香精、無公害食品茶葉、綠色茶葉、有機茶葉等系列產品的檢驗,從源頭上把好茉莉花茶的產品質量關。
第三、中國茉莉花茶業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名茶而無名牌,這種局面直接導致了中國茉莉花茶業國際競爭力的嚴重不足。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茉莉花茶加工技術落后,標準化程度不高,加工技術人才缺乏。所以應該大力提高茉莉花茶的科研投入,打造行業標準,和科研院校合作,加大技術人才和營銷人才的培養。同時,提升中國(橫縣)茉莉花文化節的檔次和市場化,加大對文化節的投入,通過文化+品牌+旅游來提升茉莉花茶的檔次。政府機構、行業協會以及企業應該加強茶文化的宣傳,在出口市場召開新聞發布會、行業推介會、中國茶葉品評會、免費品嘗活動及宣傳資料發放,打造我國茶葉整體形象。同時,應該從國家層面來樹立中國茉莉花茶的文化和國際品牌形象,變農產品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現代文化產品。(文/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