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醞釀茶產業化變革(上)
方式。龍潤認為,中國茶要想走向世界,必須要有健康的茶風和生活方式,讓茶由靜變動,年輕時尚起來。
此外,龍潤善于借助于資本的力量,開啟了資本經營之路,而這一項卻是中國茶葉企業家的“短板”。積極改善股本結構,吸納外來資本,迅速上市,用其董事長焦家良的話說就是:“通過在香港主板上市,很多我從來都接觸不到的資源都會紛紛向龍潤拋來橄欖枝,社會資源將得到高度整合,可以做的事當然就大一個量級!
對于普洱 茶的收藏價值,2009年年初,龍潤普洱 茶集團就與中國建設銀行、國投信托有限公司聯合推出“龍潤普洱 茶立方壹號”信托理財產品,成為中國茶葉進入金融領域的首款理財產品,開創了普洱 茶投資收藏與金融相結合的模式。
可以明顯看出,龍潤走了一條“資本+豐富產品線”的商業模式。而與龍潤一樣,天士力同樣有著深厚的醫藥基礎。經過7年研究,天士力集團利用現代中藥技術,打破了傳統普洱 茶磚、餅等固有緊壓形態,實現了普洱 茶的深度開發。
天士力將建成投資10億元,用10年時間建成占地5萬平方米半自動化發酵生產線,占地4.5萬平方米固態速溶茶生產線,功能茶液體灌裝線,袋裝固態速溶茶生產線,實現年生產普洱 熟茶12萬噸、固態速溶普洱 茶1.2萬噸的生產能力。天士力的終極目標是建設普洱 茶從種植、采摘、發酵、萃取、加工、運輸、倉儲、銷售等各個環節建立一體化現代普洱 茶全產業鏈。
與龍潤不同,天士力則選擇了“基地+茶飲”的商業模式,直奔產業的更深層次的挖掘。
投機者與投資者只有一字之差,卻相隔萬里。與前幾年充斥普洱 茶市場的大部分是投機者相比,如今,投資者的光顧,使普洱 茶產業脫離粗放式、原始的發展模式,進入到精耕細作的現代發展模式,F在看來,2007年的那場泡沫正好淘汰掉大量的投機者,而留下了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大企業,這些企業才是未來主導普洱 茶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并且已經開始改寫行業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