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小種紅茶采制技術|政和紅茶
減重率大約在3 5 %~40%。
萎凋程序一定要掌握適度均勻,它是關系到毛茶葉質優劣的重要一環,如萎凋過度,條索色澤枯燥、不成條,發酵困難。萎凋不足揉捻葉片易斷碎,不緊結。萎凋不均勻則揉捻、發酵也不容易均勻,造成葉底花雜,條索松緊不一。
3.揉捻
群眾叫揉茶,它是小種紅茶初制中的重要工序。
不僅決定毛茶外形,而且對內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其目的和作用是緊結條索并破壞葉細胞,使葉汁外溢促進發酵,增強茶湯濃度,形成小種紅茶特有的品質。
它的獨特之處是揉捻室(車間)必須具備“發酵”條件,一般要求室溫24°c、相對濕度8 5 %以上,夏秋氣溫高、濕度低,地面應潑冷水,以降低室溫提高濕度,為發酵正常進行創造條件。政和各初制廠均單獨建立揉捻室,以便更好地掌握和控制溫、濕度。
揉捻方法,目前各地都使用動力和水力揉茶機,其型號多樣,按照裝葉量的多少分為大、中、小3 種。壓與揉時掌握是“輕、重、輕”和“短、長、短”相結合,中間解塊,篩分1~2次,揉捻時間應根據機型、品種、季節、鮮葉老嫩、萎凋程序方面靈活掌握。一般細嫩葉分1~2次揉,時間50分鐘,二、三級葉分2~3次揉,時間60~80分鐘。政和現在使用的都是福鼎產的55型(屬中型)揉茶機,每桶裝葉量大約在3 5千克,時間40分鐘左右,中間進行解塊,但不篩分。
揉捻要達到適度與萎凋工序密切相關,萎凋均勻適度,揉搶充分,卷緊條形,為發酵打下基礎。萎凋不足或芽毫多的原料要適當輕壓長揉,保持芽葉完整。萎凋過度的應適當重壓長揉,以利發酵。
4.發酵
它是決定小種紅茶色、香、味的關鍵工序,雖然在萎凋時已開始發酵,但并未充分,特別是在春季低溫的情況下,必須創造一個較為適宜的環境條件和時間,讓它充分進行。
發酵的目的和作用是增強酶的活性,促進多酚類的酶性氧化,并且散發青氣,減少苦澀。
發酵是在室內進行,為使發酵使用更好進行,必須嚴格控制適于酶性氧化的環境條件,即溫度22~24°c為宜,相對濕度9 5 %以上,并保持空氣新鮮和場所清潔。
發酵要專門設立發酵室。發酵室內有固定的有層次的木架,以便架放發酵柜、發酵籠或發酵籮。揉捻葉應按照品種、批數、老嫩葉、順序進入發酵室。室內溫濕度的控制春季溫度低可在室內加溫,夏秋低濕可用濕布保濕,近年有些地區采用塑料薄膜搭簡便發酵室保持溫濕度亦很理想。
攤葉厚度一般以10厘米為宜,春季氣候宜厚,夏秋季氣溫高宜薄些。時間掌握在3~4小時,但也不是絕對的,應根據茶葉的嫩度、季節及時觀察,達適度時立即停止發酵。政和地區沒有專門發酵室,是在揉捻車間進行。符合發酵條件的揉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