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的普洱茶滇紅
林。
飲之縱未作詩佛,定應一洗世俗箏琶音。
不然不立文字亦一樂,千秋自撫無弦琴。
海山自高海水深,與君彈指一話去來今。
小貼士
在國外,云南普洱 茶被譽為"減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益壽茶"等等,成為人們普遍喜愛的保健飲料。云南普洱 茶蜚聲中外,古往今來,均為人們所贊賞。在清代,普洱 茶是云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珍品。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賈府也飲用普洱 茶。在六十三回寫寶玉生日之夜,榮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幾個管事的女人來怡紅院查夜,吩咐襲人等燜些普洱 茶喝?梢妿装倌暌郧,普洱 茶已是官府飲用之珍品,說明普洱 茶的名貴和高雅。
普洱 茶中的七子餅茶很有特點。七子為多子多孫多富貴之意。有的少數民族地區,兒女親事,非送七子餅茶不可,相傳至今,在旅居東南亞一帶的僑胞中,現在也很盛行這種風俗,所以,七子餅茶又名僑銷圓茶、僑銷七子餅茶。七子餅茶每塊凈重357克,每七個為一筒,每筒重2500克,主要由勐海茶廠生產。
茶史追溯
滇紅 主產區位于滇西南瀾滄江以西,怒江以東的高山峽谷區,包括鳳慶、勐海、臨滄、雙江等縣。1939年,云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利用云南大葉種茶鮮葉,在云南鳳慶首先試制成功工夫紅茶,當時命名云紅。1940年,采納香港富華公司建議改名滇紅 。滇紅 問世后,因產品"形美、色艷、香高、味濃"而博得市場贊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滇紅 恢復并擴大生產,品質亦得到較大提高,1986年產銷量達到一萬噸。
滇紅 碎茶于1958年試制成功,1964年開始批量生產。勐海茶廠紅碎茶一號于1984、1985年榮獲省優、部優、國家銀質獎。
名茶鑒賞
滇紅 工夫茶采摘1芽2、3葉的芽葉作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干燥而制成;滇紅 碎茶是經萎凋、揉切、發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條形茶,紅碎茶是顆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強烈富有刺激性。
滇紅 工夫茶和滇紅 碎茶外銷俄羅斯、波蘭等東歐各國和西歐、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內銷全國各大城市。滇紅 的品飲多以加糖加奶調和飲用為主,加奶后香氣依然濃烈。沖泡后的滇紅 茶湯紅艷明亮,高檔滇紅 ,茶湯與茶杯接觸處常顯金圈,冷卻后立即出現乳凝狀的冷后渾現象,冷后渾早出現者是質優的表現。滇紅 工夫茶中,品質最優的是"滇紅 特級禮茶",以1芽1葉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葉肥壯,苗鋒秀麗完整,金毫顯露,色澤烏黑油潤,湯色紅濃透明,滋味濃厚鮮爽,香氣高醇持久,葉底紅勻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