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成:與安化黑茶榮耀同行
湖南省茶業協會會長曹文成,在任職會長十年間,留下了眾多被廣為稱頌的傳奇業績。是他,熾熱如火地宣傳、推介安化黑茶,使其成為湖南茶業的一張閃亮名片;是他,以翔實的調研資料和理論分析為依據,率先提出了“建設茶葉強省,打造千億產業”的發展目標,為省政府《湖南省茶葉千億產業發展規劃》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可靠的數據支持;也是他,潛心溯史求源,提出“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為國飲,湖南為先”的理論論述,提升了湖南茶葉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史上的歷史地位,由他倡導并牽頭創辦的中華茶祖節、中國(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節和中華茶祖神農文化論壇如今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經濟與文化盛會;還是他,幫助全省30多個茶葉主產市、縣(市)建立了茶葉協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行業服務體系,產生了全省茶葉產業協同騰飛的集合效應……
曹文成先后擔任過湖南省茶葉土產貿易公司黨組副書記兼副局長,湖南省茶葉總公司總經理,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供銷合作社助理巡視員。安化黑茶是湖南茶葉的標志性產品,歷來直接影響湖南全省茶葉的發展,因此安化黑茶在曹文成心目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曹文成說,30年茶旅生涯,他與湖南茶業,與安化黑茶風雨同舟。
實行科工貿一體化運營模式第一人
安化縣是湖南省產茶大縣之一,種茶歷史悠久,鼎盛時期曾出現“茶市斯為盛,人煙兩岸稠”的繁華盛景,清代安化縣志曾以“唯茶甲諸州縣”來描述安化茶史,上世紀在西歐曾有“無安化二字不買”之說,安化也是萬里茶道的重要起點,茶業是一項富民強縣的產業,在安化農村自古流傳“三個月陽春吃一年”的說法。建國以后,直到改革開放以前,安化一直是全國茶業面積和產量最多的縣份之一,全縣茶葉從業人員達到30萬人,鄉鄉有茶廠,村村有茶場,茶葉稅收歷來是政府一項重要財政收入,1950年至1978年占比40%左右。
這份簡短的安化黑茶歷史資料,擺在剛剛轉型茶葉管理工作的曹文成面前,也讓這位上任湖南省茶葉土產貿易公司領導崗位的他眼前為之一亮,心里為之一振,成為了他上任不久執意發展安化黑茶的重要轉折點。
1986年至1988年,曹文成在擔任湖南省茶葉土產貿易公司副書記兼副經理的兩年里,七次到安化,與安化茶人同吃同住,與茶農一道爬山涉水,考察了解安化黑茶,與當地茶人座談交流,記錄安化黑茶的點點滴滴。通過對湖南各地茶葉產業的調查研究,曹文成寫下了長達5萬多字的《茶與湘茶文化》一文,文中首次提出,“湘茶與湘米、湘魚、湘油(茶油)、湘菜、湘煙、湘酒、湘繡、湘瓷、湘蓮并稱十湘而著稱于國內外”。文中將安化黑茶作為重要文字線索之一。安化是湖南省邊銷茶的主要發源地,他以尊重客觀事實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科學分析了安化黑茶發展前景和未來。
不久,一份詳情的調研報告和一本厚厚的理論書籍上報省委、省政府,即刻引起了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