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產業2017年回顧與2018年展望
知名度排在第八位。安化縣茶業協會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成功申請了98個國家(馬德里同盟)“安化黑茶”國際商標注冊。
—— 堅持科技創新求變,行業體系日趨完善
行業創新平臺不斷增加,安化黑茶研究院、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雪峰山區試驗站、白沙溪安化黑茶企業技術中心、“順天然安化黑茶健康研究院”等研發平臺工作逐步展開并向縱深發展,行業研發能力進一步增強。桑香黑茶、辣木黑茶、黑茶有效成分提取與應用等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以華萊公司研發的速溶茶、茶膠囊、茶牙膏、茶面膜為代表的下游產品推向市場,進入尋常百姓家。
△千秋界茶業生產車間
在堅持科技創新的同時,行業體系建設日趨完善。安化縣茶葉協會堅持公共品牌授權評審與行業秩序規范相結合,先后3次對已列入和新申請使用“安化黑茶”證明商標的企業進行了檢查驗收和評審授權,共有38家企業繼續申請授權,其中35家企業通過評審;24家新申請授權,其中23家企業通過授權評審;授權使用“安化黑茶”證明商標的企業達到119家,其中縣內106家,縣外13家。安化縣茶葉行業固定資產投入15億元以上,梅城、江南、經開區工業園的企業入園情況良好,施工進展順利,其中:華萊科技、香木海、高家山、高馬溪、千秋界等企業的新建和擴改廠房施工進度較快,部分開始投入生產。以茶葉深加工為核心,以包裝、倉儲、物流、科研、融資等配套服務平臺為補充的現代化農業產業聚集區初步形成。
—— 精準對接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效果顯著
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直播發布,2017年雙十一當天,安化黑茶電商銷售額達1682.77萬元,在“中國電商扶貧行動”100個國家級貧困縣農產品銷售中排名第一。
安化黑茶作為精準扶貧的主打產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安化黑茶產業成長為區域內規模最大、品牌最響、綜合效益最高、帶動能力最強、從業人員最多、成長性最好的富民主導產業。安化縣茶產業及關聯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2萬人,年勞務收入達35億元。安化縣15萬貧困人口,就有近7萬人從事黑茶種植、加工及關聯產業,其中已有5萬余人實現穩定脫貧。
△云上茶業與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
安化茶園基地建設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式農業”。在發展安化黑茶產業的同時,積極引導貧困農戶自主創業,參與到包裝、物流、旅游等關聯產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來,實現了全產業鏈與精準扶貧的無縫對接。茶葉企業積極與政府簽訂委托幫扶協議,其中華萊幫扶人數達2萬人,八角茶業、安蓉茶業、建玲茶業、六步溪茶業等一大批茶企全面參與產業扶貧。人民日報、新華網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集中采訪安化黑茶參與精準扶貧工作,對安化黑茶產業扶貧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茶產業扶貧模式具有很強的新聞性和代表性,值得推廣。
2018:再上臺階
2018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